一、项目介绍
为了推进馆校合作、探索利用博物馆等文化场馆资源共建共育的路径、策略,镇教育管理中心联合石龙镇及虎门镇共7家幼儿园联合申报了东莞市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示范项目,开展了非遗游戏课程馆园共建的系列实践研究活动。
二、项目成果
通过项目探索,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。一是开发了四大主题活动课程。项目组开发出《基于东莞石龙四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园本课程》,以“教育即生长、教育即生活、在体验中学习、共育共成长”为课程理念,基于馆园共建课程模式,推进本土非遗资源“石龙木屐”、“石龙醒狮头”、“石龙新昌鼓”、“石龙泗洲灯笼仔”生成了四大主题活动课程,形成了以“寻、享、玩、品、闯”为游戏主线的非遗历奇游戏活动;二是形成了馆园共建共育的有效模式。镇教育管理中心带领各成员园开展联合教研,与文化馆、博物馆、图书馆结成共建单位,开展教育活动。从请进来,走出去,到组织共研共训、到建立传习坊、建立共建基地,推动幼儿及教师的成长发展,推动课程建设。完善非遗进校园制度、搭建共建协助圈、形成“文化场馆 幼儿园”及“儿童 教师 家长”的“2 3”的馆园家校协作,共学、共育、共成长的新型教育模式;三是形成了优秀的活动案例。开展了馆园共建展、非遗庙会、历奇游戏、传习工作坊、非遗毕业礼等优秀活动,并形成案例。
三、具体做法
(一)探索阶段
项目组召集各成员幼儿园、邀请各场馆负责人、非遗传承人组建共同体,召开专题研讨会,给场馆颁发共建牌匾、给传承人颁发聘书,分析馆园共建、游戏课程开发的方法及策略,确定实践研究的主要内容、重点及难点。项目围绕“同一理念、不同形式、多元策略”的课程实施原则,组织成员园开展项目研究,尝试整合政府、场馆、学校、教师、学生、家长等主体参与项目课程研究。在各成员园建立了非遗传习工作坊,梳理并优化原有的园本课程,定期开展教研、培训、送课等活动。几年来,培养数千名幼儿接受非遗课程,上千家长参加了非遗活动,近百名教师与传承人参与课程开发。
(二)拓展阶段
借助政府相关部门的力量,充分挖掘场馆资源,在原有非遗课程的基础上,探索常态园本课程与特色课程的结合,如:与博物馆联合举办展览、非遗进校园、亲子非遗历奇活动、参观博物馆、探访传承人以及与文化馆共建幼儿园舞蹈基地,聘请专业教师每周进园授课,提升教师与幼儿的艺术表现能力及创造力。从环境改造、亲子活动、教师培训等方面拓展现有资源,制定课程评价标准和量表,对实施效果进行客观评价。
(三)提升阶段
依托领衔园开展的广东省学前教育“新课程”科学保教示范项目《基于东莞石龙四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园本课程开发研究》的推进,邀请省、市专家团队指导游戏课程的开发、实施及评价,以“教育即生长(生命力、优秀文化)教育即生活(乡土文化、培养兴趣)”为课程理念,不断完善四大主题游戏活动课程设置、馆园共建制度,鼓励教师大胆创新开发游戏课程,形成的共建共育策略、课程资源、优秀案例,具有创新性、先进性和引领性。初步形成文化场馆 幼儿园及儿童 教师 家长的“2 3”的馆园家校协作,共学、共育、共成长的新型教育模式。
四、项目成效
(一)幼儿的变化
实施过程中,鼓励幼儿通过“直接感知、亲身体验、实际操作”参与非遗体验和奇趣游戏活动,充分激发了幼儿好奇心、求知欲,积极参与非遗体验,玩奇趣游戏的热情,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培育了孩子对传统文化的兴趣、爱好、传习习惯。培养了幼儿爱国家、爱民族、爱家乡的情怀,养成了认真专注、刻苦耐劳、团结协作等良好的学习品质。
(二)教师的变化
通过对幼儿园教师传统文化知识与技能的培训,教师对传统文化的兴趣、传统文化素养明显提升。在课程实施中遵循《3-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《广东省幼儿园一日活动指引》及新颁布的《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》的要求,更新教育理念,教育方法,开展了一系列教研科研活动,切实做到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,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求,教师的教研及科研水平得到提升,表现在:对最新教育理念、教学理论的学习理解更清晰准确,课程开发能力、游戏活动的组织能力、论文及教育案例的撰写能力明显提升。
(三)园所的变化
项目创新地运用“馆园共建”“家校共育”的理念,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幼儿游戏活动结合,利用“醒狮头”“泗洲灯笼仔”“木屐”“新昌鼓”等本土非遗文化资源开发系列游戏课程,搭建了“馆园”共建的钉钉、微信平台,形成馆园共建协作圈,探索出文化传承新路径。促进了幼儿语言、社会、科学、艺术、健康等领域综合发展,促进教师综合素养、教研能力的提升,促进办园特色更加鲜明,初步形成馆园家校协作,共学、共育、共成长的新型教育模式。
石龙镇教育管理中心供稿